第(1/3)页 “你自己准备要唱什么?” 把孩子叫过来,齐云成问了一声,因为给其他孩子安排的时候,都是根据她们自己会的选。 可周顾蓝不一样,她现在会的还不少,所以她自己挑自己喜欢的就行。 没有固定。 “《大西厢》!!”周顾蓝二话不说给了一个答案,似乎很早就想唱这个。 高风在旁边听了也默默点头。 这个《大西厢》别看德芸唱的太平歌词多。 但它在其他曲艺里面也有,因为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。 所以戏曲、大鼓、坠子、评剧等都有这个唱。 甚至连二人转里面都有。 算是版本最多的一个曲目了。 不过当老师的还得多问一下,于是齐云成眼眉低望着这个小姑娘再次开口道。 “你自己有信心吗?平时我看你几乎没有唱完过这。” “放心吧,老师,我回家之后也都有练。” “嗯,那赶紧下去,郭老师和于老师一会儿就到。” 催促了一声,周顾蓝立刻点头转身准备走,但是就在转身的时候,齐云成又给叫住了。 倒不是有别的事情。 而是这一转身,发现她后衣领稍微卷了一点。 弄完了才重新放她走。 同时高风也跟着一起下去,毕竟时间不早了。 可是他们一走。 齐云成却看见女朋友宋軼背着手过来了,脸上的表情不言而喻,透露着一丝丝的古怪。 然后阴阳怪气的吐槽。 “真好呢,你们关系这么好。” 一句话,齐云成便乐了,“不是,你还吃一个小女孩的醋了?” “哼!”宋軼故意生气着给男朋友看,“凭什么那个小姑娘对你是一张面孔,对我就是一张面孔。 一听见你叫她,开心得不行了。 刚才说话,都不愿意搭理我。 凭什么啊?” 这一点齐云成还真有一点发言权,因为他和这钟孩子接触的最多,而且像这种孩子你让她活泼得跟脱了缰绳的野马一样到处玩,到处交朋友压根不可能。 只会很珍惜自己所认识的人。 算是产生了一种依赖。 但是懒得解释。 和女人讲道理,怎么可能讲得清。 只能哄一声,“我是老师我接触的最多,她不听我话还听谁的。别说了,下去吧。 我看家长已经在下面坐着了。 走吧,还怪忙吧。” 双手抓着宋軼的肩膀,齐云成微微用力便让她转了一个方向,然后右手牵着往下面拽。 等到了德芸基地自己修的操场后。 的确热闹。 几十平米的舞台搭在中间。 周围的话,不少的工作人员在布置摄像机以准备到时候的拍摄。 而有一些年轻的家长,也直接拿着手机在拍了。 毕竟这里德芸出名的演员不少,他们自然有认识的。 尤其是郭得刚和于迁两个人过来的时候,场面更加热闹。 不少家长都围过去了。 他们让孩子报德芸的培训班说实话,也就是因为这两位的名气,不然怎么可能过来。 毕竟现在市面上有成绩的培训班不少。 不过在他们随便聊一些东西后。 一点半。 孩子们这一次结业汇演开始了。 虽然只有十几个孩子。 但是伴奏什么的都配得很齐,先不说周航的三弦,高风更是请了一两位来弹奏琵琶和四胡。 毕竟孩子这方面,高风从来没有马虎过。 同时这也是给孩子一点信心。 等到了第一个孩子上场的时候,齐云成身为老师压根没有心情坐下来,站在舞台边看着她们一位一位的上台。 最先上去的是年纪最小的一个。 将好八岁。 穿着好看的衣服上台了。 站在书鼓后,开始拿着板儿、鼓毽子准备打。 当她跟着旁边的弦儿声打起来的时候,齐云成要多担心有多担心,因为生怕在表演的时候出了差错。 不过有一说一,这个年纪的孩子,竟然没有一点紧张感。 要知道下面家长外加上德芸过来的人,得有好几十位了,算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。 而打了不一会。 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,伴随着京韵大鼓的一些调唱了出来。 “古道~~荒山~~苦相争~~” 呱唧呱唧呱唧! 仅仅是一句。 下面的观众们立刻给出了不少掌声。 且每个人脸上都是笑意。 到底才八岁,该捧还得捧。 尤其是郭得刚和于迁两个人,带头的鼓掌,他们的确喜欢孩子。 要不然今天不会来,谁叫他们四五点的时候还有安排。 “可以啊,云成这是下了功夫,第一次教学生,还真是厉害,甚至多抓了一些东西。” 坐在下面第一排,于迁一边鼓掌一边念叨一句。 郭得刚很同意师哥的话,这打眼是能瞧得出来,因为只是基础的话,这些唱腔上。 一般老师不会过多去纠正。 当然了,肯定还是有不足,因为气息上这个小姑娘不够,唱的时候有稍微的停顿感。 但是姑娘才八岁,还能怎么样,而且气息也不是一两个月能练习出来的。 就这样一位接着一位的小姑娘登台表演。 唱的也大多是比较经典的传统曲目,不过毫无例外,都几乎没有什么紧张感 也存在表演一半忘词的,不知道该怎么唱,但是齐云成一引导。 又能继续唱下去。 反正又不是正式演出,完全不碍事。 同时也证明这两个月都学到了东西,家长们是一边拍一边开心的为自己闺女捧场。 至少认为这个培训班交钱还是交得值当 不过不同昨天相声班,一个汇演演出就是好几个小时,她们只有十几个人。 每个人表演六七分钟也才差不多一个多小时而已。 同时在最后也终于要轮到了周顾蓝。 虽然这个演出没什么前后的概念,更没有什么压轴、攒底的说法,但是好的留在最后。 这是人之常情的做法。 高风这时候也在舞台上做着主持人,开始给最后一个小演员报幕。 “那么最后呢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,叫做周顾蓝,表演的是《大西厢》!掌声有请吧。” 呱唧呱唧呱唧! 掌声再一次出现。 不过在这一群鼓掌的人当中,一位偏瘦的老人坐在自己椅子上全程关注着自己孙女,无论是从等待还是这一刻的上台。 他都望着。 第(1/3)页